企业:兴化市林语船业有限企业
联系人:冯经理
联系方式:18014518008(微信)
电话:0523-83692606
邮箱:321096603@qq.com
官网:www.jslymc.com
地址:兴化市竹泓镇大周公路竹二段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源于宋代,主要分布在兴化市竹泓镇。因竹泓镇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是有名的“锅底洼”,这里的群众生活、出行、劳作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船,故相继出现了制作木船的手工作坊,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木船制造技艺。清代末年至近代,是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成熟、兴盛期,竹泓镇有造船作坊20多户,以周、郑、陈、王、冯、崔、李等几大姓为主,所造木船用途已由农用、渔用拓展至交通、商贸、邮运等领域,并建立了专门的行业组织“森福会”。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竹泓的工匠们在传承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技艺更加精良,并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镇专业从事木船生产的工匠近 70人、50 余户,年产各类小木船近 4000 条,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渔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景区、观光旅游等领域,产品行销全国 10 多个省、市,并已有 300 多条木船销往日本、荷兰、德国等国家。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所能查考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清代同治年间的周国贵,清代光绪年间的周宏才,民国初期的周福友。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当今代表性人物是被学问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学问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随后人们又在长期飞行的实践中,创造了利用风力行驶的船——帆船。初期的帆不能转动,只有风顺时才能使用,风不顺就只有落帆划桨。后来人们在飞行的实践中逐步发现,即使不顺风,只要使帆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还是能受到推船前进的风力,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转动帆,在逆风的情况下,船也能前进。我国的帆船,在世界上是相当有名的。早在秦代我国就能造出长达三十米、宽六至八米,能载重6万公斤的漂洋过海的大帆船——海船。到了汉代,就能制造百尺楼船。到宋代,已可制造载重20万公斤以上的大船。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已长达140米,宽达60米。